是你吗?巴菲特认为中产阶级最不应买的五样东西

沃伦·巴菲特通过精明的投资和谨慎的消费习惯,积累了大量财富。尽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巴菲特仍然保持著节俭的生活方式。

他的智慧不仅限于理财选股,巴菲特对常见消费陷阱也提供了宝贵见解,让中产阶级知道消费习惯的微小变化,会带来长期的财富积累。

1. 新车:贬值资产陷阱

巴菲特一直建议避免高息债务和贬值资产。由于新车贬值速度快,它是中产阶级最糟糕的投资之一。新车通常在拥有的第一年内贬值20%~30%,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破财。

他驾驶2006款凯迪拉克DTS近十年,后来又驾驶了一辆被冰雹损坏的2014款凯迪拉克XTS,这凸显了他更注重实用性而非地位。

2. 过度升级房屋:大并不意味着好

住房是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最大的开支,而巴菲特对如何管理这笔开支有著自己的看法。虽然许多美国人随著收入的增加不断升级到更大的房屋,但巴菲特认为这可能导致财务紧张。

也许最能证明住房理念的就是他自己的家:巴菲特仍然住在奥马哈那栋简朴的房子里,那是他在1958年以31,500美元购买的。

除了抵押贷款之外,更大的房子还会带来成比例的更大开支——房产税、水电费、维护和家具都与面积成比例。这些持续的成本会持续消耗资源,而这些资源原本可以用于财富积累投资。

房奴——拥有漂亮的房子但财务灵活性受限——与巴菲特的财富积累理念相矛盾。

虽然许多美国人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升级到更大的房屋,但巴菲特认为这可能导致财务紧张。

3. 假节省:低质量商品的隐性成本

虽然巴菲特以节俭著称,但他摒弃廉价更注重价值。他还将质量重于数量的投资原则应用于消费者购买。

巴菲特在谈到投资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同样的智慧也适用于个人购买——购买耐用的优质商品,最终比反覆更换更便宜的替代品更经济。

4. 奢侈品:当地位象征成为经济负担时

如果你买了你不需要的东西,你很快就会卖掉你需要的东西。巴菲特警告说。这句简单而深刻的话抓住了他对奢侈品购买和追求地位消费的看法。

巴菲特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这一理念。尽管他有能力享受几乎任何奢侈品,但他保持著相对适度的消费习惯。他不穿名牌西装,也不戴奢侈手表,这些选择反映了他以价值为导向的个人消费方式。

许多中产阶级消费者用信用卡购买奢侈品,这增加了高昂价格的利息成本,这种债务往往会阻碍储蓄和投资,造成双重财务损失。

5. 彩票和赌博:统计证明通往贫困

赌博是对无知的征税。巴菲特直言不讳。赌博和彩票是财富毁灭者,数学概率支持这一观点。

统计数据很严峻:彩票玩家赢得大奖的机率是数百万分之一,但美国家庭每年在彩票上花费数百美元。这些钱定期投资于市场指数基金,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可观的回报。

通过赌博寻求即时财富的心理陷阱与巴菲特的致富之路相矛盾,后者一直强调耐心、一致性和复合增长。即使是指数基金的小额定期投资,也许每周只有50美元,也会在几十年内增长到可观的金额,而从统计上看,花在彩票上的相同金额肯定会导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