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24个月的冷冻西兰花让多少家长破防了?

事情从罗永浩起,却不会因罗永浩停止而终。

贾国龙宣布要告罗永浩的时刻,也许认定此人是罪魁祸首,只要打败了罗永浩,西贝就赢了。

实际上,站在他对面的不是罗永浩,是所有消费者,是那些信任过”新鲜现做”和“儿童餐0添加”的千千万万个家长。

这些家长,面对一包24个月保质期的冷冻西兰花的时候,彻底破防了。

预制菜可以,贵可以,但对消费者打马虎眼说谎不行。

罗永浩不管多大V,能制造多少流量,在这件事中,他的确是一个消费者。他吐槽一家餐厅贵又不好吃,这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有的行为。

这件事,把焦点放在罗永浩上,是错的。

本质就是西贝的产品与宣传不匹配,价格与价值不匹配。

这不是来自罗永浩的流量攻击,祸起萧墙,是墙没有砌好。就像罗永浩反问的,这真的是“外部危机”吗?

有些媒体和大V一会把贾国龙塑造成敢于跟“黑嘴”对仗、绝不受辱的悲情英雄,一会塑造成受冤寒心的企业家。这才叫在立人设。

那么,消费者寒心就不重要了吗?

在市场这个天平上,企业重要还是消费者更重要?应该是后者。真正寒心的是消费者。

曾几何时,西贝是许多亲子家庭聚餐的首选。

西贝官网上宣称:“西贝儿童餐,做好儿童餐需要花更多心思…精选天然、营养、健康的食材”。在门店海报上,承诺“零添加,非预制,新鲜好吃更健康”。

开放式的厨房,那句“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承诺,尤其是“专门为儿童打造健康营养餐”的宣传,让这些家长心生信赖。许多中产家庭愿意支付溢价,只为给孩子一份安心与健康。

然而,真相往往令人心碎。许多家长在看到各地记者直播西贝厨房,那一包包被拍出来的冻品食材,都忍不住内心疑问:“我花的钱到底给孩子吃了什么?

毕竟很多家庭,家里冰箱的蔬菜也不超过三天啊,肉类冻品几乎一星期到半个月内消耗一轮,鲈鱼每次还是新鲜现杀的。谁想得到带孩子去西贝,每一样主力食材都是保质期几个月甚至两年的冷库冻品呢?

说好的新鲜呢?说好的把更好的给孩子呢?

要知道,西贝品牌主张“把更好的给孩子”,目标是成为中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家庭带娃吃饭首选餐厅,“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已经宣传了好几年。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2024年底-2025年,西贝就获得某市场认证公司颁发的【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专业儿童餐累计销售超4000万份】、【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等多份认证。

也就是说,中国一二线城市,有不少儿童是吃着西贝儿童餐成长的。西贝获得的这些荣耀,背后有数百万家庭消费者的支持。

图片来源:西贝官网

然后……现在看到这个宣传片画面,想到娃娃啃的是西兰花冻品,简直是一种讽刺了。

其实重点不在于大家是否接受预制菜,是西贝斩钉截铁地说自己“新鲜现做”、“100%不是预制菜”,大家是为这份保证买单的。

西贝理应要对这份承诺负责。

妈妈们选择餐厅,尤其是儿童餐,健康和营养是绝对的第一位。愿意支付溢价,买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安心”,是对品牌的“信任”。

试问此刻,西贝寒了多少天下父母心?

采访西贝店的视频,出现了浙江寻味堂公司的半成品“海鲈鱼”,只需解冻,浇上料汁,放电烤炉里烤9分钟就上桌。这家食品工厂不是西贝中央厨房,那应该算预制菜吧?

鸡汤,是用预制汤和鸡粉加水兑的……记者问鸡肉呢,厨师回答是没有鸡肉。

这真的是大家理解的“新鲜现做”吗?

还是说,西贝在与消费者玩“半成品不是预制菜”的文字概念游戏。重新定义了”新鲜“。所谓的现炒,只是把葱姜蒜爆炒一下,放入解冻好的调味食材就算现炒了?

现实中,没有多少家长会关心罗永浩是输是赢。

大家真正关心的,是谁能给孩子一份健康安全的食品?是为什么高价消费却没有换来表里如一的品质?

就像小红书一位网友说的:我不是支持老罗,我只是觉得西贝坑我。

一位北京的妈妈说:一个妈妈碎掉了,再不会带儿子吃西贝炖牛肉。

图片来源:小红书

越来越多的网友,在各个平台上发布了对西贝失望之极的内容。她们的消费信任是一座珍贵的桥梁,一旦坍塌,重建就无比艰难。

而西贝与贾国龙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要应对的不是罗永浩,也不是修炼什么公关技巧,是如何重建——这些曾经给予西贝深切信任却砰然碎裂的顾客信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