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澳洲一年涌入33万移民,中国人排第二,这个国家人最多!房租暴涨50%!

过去一年约有33万新移民抵达,使全国人口逼近2800万大关,引发关于住房、基础设施和国家认同的激烈辩论。

内政部数据显示,印度成为最大移民来源国,2024-25年度共有76,404名技术、人道主义和家庭类移民抵澳。

中国紧随其后(28,902人),之后是尼泊尔(23,137)、菲律宾(17,527)和巴基斯坦(13,968)。

跻身前十的还有斯里兰卡(12,636),以及越南、阿富汗和英国(各约9,000人)。不丹则贡献了近6000名移民(5,919)。

马来西亚、香港、印尼、南非和巴西去年各向澳大利亚输送约5000名移民。另有3636名乌克兰移民抵达,其中多数是在俄乌冲突期间持人道主义签证入境。

尽管民意不满情绪日益高涨,阿尔巴尼斯政府仍坚持将永久移民配额维持在与上一财年相同水平。

但这一政策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阻力。

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爆发多轮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重新审视国家移民政策。

这场动荡与海外局势形成呼应——上周末英国主要城市出现十万人游行,今年早些时候波兰也发生类似抗议。

许多澳大利亚人表示,当前移民体系已濒临崩溃:住房、医疗、交通和教育系统持续承压。

但政府官员仍坚持认为,移民对经济至关重要,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并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移民研究中心(ANU Migration Hub)的最新报告,对现行移民政策的实效性提出质疑。

尽管政府将年度永久移民配额设定在18.5万人,但研究发现仅有12%的名额分配给了真正来自海外的技术工人。

大部分名额被配偶、子女及次要申请人占据,其中许多人并不符合技术移民标准。

报告作者彼得·麦克唐纳(Peter McDonald)指出,家庭签证已过度挤占移民体系,导致雇主担保移民名额严重不足——而后者恰恰是劳动力市场贡献最突出的群体。

"政府应当重新界定永久移民计划的准入标准,将其限定为技术类主流申请人,"他表示,

"我们必须通过政策调整,确保澳大利亚的移民体系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

尽管专家警告当前移民政策未能优先保障技术人才引入,但在新移民聚居度最高的社区,人口激增带来的影响已清晰可见。

以墨尔本为例——维多利亚州95,500名永久移民中近10%在此定居——当地政府正加紧达成住房建设目标并升级基础设施,以应对持续增长的需求。

墨尔本市长尼克·里斯(Nick Reece)强调,这里是澳大利亚最具多元文化特质的城市:汇聚160多个文化背景的居民,使用150种语言,并存80种宗教信仰。

他指出墨尔本的成功源于一代代勤劳移民的贡献,但也承认快速发展伴随挑战:

"这里同样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我相信墨尔本有能力实现规模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只要对本地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投资,我们一定能达成维多利亚州的住房目标,打造更宜居的社区。"

2025年2月,维多利亚州政府发布了全州各市住房建设目标,以应对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

墨尔本市的目标是到2051年新增119,500套住房——这个数字超过该市2023年现存住宅总量的两倍。

尽管市长对管理城市增长保持乐观,但大量接收新移民的郊区正面临严峻现实。

根据Domain数据显示,创纪录的租金和飙升的房价已成为几乎所有首府城市的常态。

在西悉尼地区,Cumberland、Blacktown、Parramatta和Canterbury-Bankstown成为上一财年吸纳移民最多的区域。

截至6月,Blacktown的Bidwill、Whalan和Willmot等郊区租金暴涨超50%,迫使许多长期居民搬离。

Domain研究与经济学主管尼古拉·鲍威尔博士(Dr Nicola Powell)指出: "全国租赁空置率持续低于2%,远不能满足需求,这是推高租金和房价的关键因素。生活成本压力已到达临界点。"

"租房者已到承受极限,房东也被迫维持现价。我们正目睹需求结构的转变——租客开始选择小户型或公寓来控制预算,这导致单元房租金涨幅现已超过独立屋。

由于新建住房供应不足而人口持续增长,市场回归平衡状态的过程将十分缓慢。"

专家警告称,若不对移民政策进行深刻反思,澳大利亚可能陷入更深层的危机。

Sustainable Population Australia等组织指出,关键并非停止移民,而是将其规模调整至可持续水平,以保障城市的宜居性。

该机构同时警示,若拒绝就澳大利亚人口未来开展理性而尊重的讨论,可能将公众推向政治极端化。

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澳大利亚人口增幅超40%。

发言人迈克尔·贝利斯(Michael Bayliss)表示,越来越多民众对人口激增及其引发的房价压力、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超负荷和生态退化感到忧虑。

"这些人口压力正引发澳大利亚社会日益强烈的担忧,"他指出,"缓解矛盾的最直接方式是逐步降低人口增长率,最终将全国人口稳定在3000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