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细节曝光!4人7分钟洗劫卢浮宫数亿珍宝,这件事有多离谱!珍宝根本没法销赃!

匪夷所思

周末发生了不少大事,其中一件简直比电影还离奇!

当地时间10月19日周日上午9点半左右,巴黎卢浮宫如往常一样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

数千人涌入这座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沉浸在蒙娜丽莎、维纳斯雕像和拿破仑帝国的辉煌中。

但没人料到,一场精心策划、宛如好莱坞大片的珠宝抢劫案,就在眼前悄无声息地展开。

据公开的监控画面显示,这伙团伙共4人,分工明确、行动迅速,整个作案从进入到逃离,不超过7分钟,宛如一场精心彩排过的“快闪犯罪”。

其中一名嫌犯身穿黄色高可视反光背心,伪装成施工工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卢浮宫外墙下方的施工区域。

一辆改装过的平板卡车停在一旁,车上安装了可伸缩式货运升降梯,外形看似普通梯子,却被嫌犯灵活地伸展至二层展厅窗户位置,

准确对接到卢浮宫最富盛名的阿波罗长廊(Galerie d’Apollon)705号展厅(Salle 705)的外窗——这里正是存放法国王室珠宝的地方。

嫌犯快速攀上升降梯后,使用随身携带的角磨机(俗称切割机)切割玻璃,强行破窗进入展厅。

另一名嫌犯甚至还疑似使用了电锯(chainsaw)来打开展示柜,切割速度极快,几乎无声无息。

整个过程中,并未触发展厅内任何防盗系统,引发外界对卢浮宫安保系统可靠性的严重质疑。

进入展厅后,嫌犯迅速直奔阿波罗长廊中拿破仑与约瑟芬系列(Napoleon & Josephine Bonaparte collection)的珠宝展柜——这是一个共陈列23件稀世王室珠宝的展览区。

他们精准地撬开了两座展示柜,目标明确,短时间内将其中9件藏品收入背包。

之后嫌犯从后窗跳出,由两辆Yamaha Tmax摩托接应,迅速逃离现场。警方后来在附近街道找到其中一辆已被弃用的摩托车残骸。

整个过程与《碟中谍》《罗汉十三》电影情节如出一辙,令人匪夷所思。

有媒体援引卢浮宫内部人士称,劫匪似乎早已进行过踩点甚至内部配合,不仅熟知监控盲区、馆内结构,还精确掌握展柜锁定方式与安保轮换时间,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堪称“博物馆盗窃犯罪的教科书级操作”。

整个作案过程不到7分钟,事发后突如其来的警报声划破宁静,广播中传来:“卢浮宫因特殊原因临时闭馆,请所有游客有序疏散。”

整个卢浮宫紧急封馆,大批游客被疏散,据亲历者描述,短时间内博物馆迅速封锁,一度出现拥挤踩踏的险情。

直到上午11点半左右,最后一批游客才从VIP通道疏散完毕。整个过程令人心惊胆战。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现实版“”盗宝奇兵”的主角并没有带走最重磅的摄政王钻石(重达140克拉),

但他们拿走的珠宝,包含法国王室和拿破仑时期的珍贵珠宝,每一件都足以进入法国国宝级目录。

包括:

皇后玛丽-露易丝的祖母绿项链与耳环

玛丽-阿梅丽和奥尔坦丝王后的蓝宝石项链与皇冠

欧仁妮皇后的冠冕与胸针

一枚著名的“圣骨盒胸针”

比如那顶被部分追回的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的皇后王冠,是这场劫案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藏品。

这顶1855年由金匠Alexandre-Gabriel Lemonnier为参加巴黎世博会特别打造的王冠,镶嵌有1354颗钻石与56颗祖母绿。

它的皇冠拱形部分由雕刻金鹰托起,顶部是一个巨型钻石球,被翡翠围绕,最顶端是一枚由六颗明亮式切割钻石组成的十字架。

它原本属于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是第二帝国皇室荣耀的象征。

但就在这场突袭中,它被劫匪遗落在馆外的草地上,被发现时已明显受损,专家推测是劫匪逃跑时不慎掉落,为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欧仁妮王冠,还有她的冠冕和同款胸针(bodice knot brooch)也在此次被盗。

该胸针含有2438颗精雕细琢的钻石,呈优雅的缎带形状,是皇后晚宴与仪式中最常佩戴的标志性饰品之一,珠宝历史学者称其为“第二帝国宫廷珠宝的巅峰之作”。

此次失窃的还有来自玛丽-露易丝套装(Marie-Louise set)的祖母绿项链和耳环。

这套珠宝原由拿破仑一世赠予其第二任妻子、奥地利公主玛丽-露易丝。项链由一整圈大颗祖母绿组成,每一颗均由群镶钻石托起,工艺极其考究;

配套的耳环简约而高贵,浓缩了19世纪初欧洲珠宝的风格精髓。

此外,还有玛丽-阿梅莉皇后与奥尔坦丝王后的蓝宝石首饰套组。

其中包括一顶蓝宝石与钻石交错镶嵌的华丽皇冠、一条蓝宝石项链,以及一对耳环——每一件均曾出现在肖像画与宫廷宴会的历史照片中。

奥尔坦丝是拿破仑一世的养女,玛丽-阿梅莉则是法国“七月王朝”国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后,这些珠宝不仅昂贵,更承载着王朝更替的历史记忆。

最令人唏嘘的还有一枚圣骨盒胸针(reliquary brooch),这是一件宗教色彩浓厚的饰品,中心是一枚十字形玻璃器皿,原用于盛放圣人遗骨或圣物,其周围环绕着错落有致的钻石与红宝石。

这种类型的文物极为罕见,多见于王后们虔诚祈祷时佩戴,市面极难估值,被称为“无价之宝”。

根据法国官方公布的初步评估,被盗珠宝价值可能高达数亿欧元。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藏品极难被转卖或销赃。

巴黎最大的拍卖公司Drouot的主席公开呼吁犯罪团伙主动归还珠宝,“这些藏品名气太大,全世界都知道你们拿了什么,就算拆解也会被追踪。”

案件发生后,法国文化部长Rachida Dati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确认:“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手段极其专业的抢劫案。”

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介入。巴黎警察局调集了60余名重案组和打击文物走私办公室的精英警探,逐帧调取监控、勘察作案车辆与电梯遗留物。

据称,一名穿着高可视工作服的嫌疑人已被清晰拍到破窗作案,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踪。

最新消息是称找回两件藏品,除了遗落的那个欧仁妮皇后王冠,另一件被找回的是哪件尚无报道。

本次劫案,不仅再次暴露出卢浮宫在高峰时段的安保漏洞,也引发法国社会对文化财产保护的深切担忧。

要知道,在这座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里,藏有全球最重要的文艺复兴与皇室收藏,但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遇如此“专业且迅速”的精准盗窃,震撼了全球。

这也是自1998年以来卢浮宫首次发生珠宝被盗案。彼时,一幅法国画家卡米耶·克鲁瓦的画作在白天被盗,至今未能追回。

更早的1911年,蒙娜丽莎曾被员工藏在扫具间中偷走,两年后才追回,引发全球震动。

如今,100多年后的巴黎,再次经历文化劫难。

法国内政部长表示:“这是法国博物馆体系的一次严重安全失败。”他强调嫌犯极其专业,可能已提前踩点数月,且不排除有国际背景。

此次事件暴露出卢浮宫安全体系的巨大漏洞。

作为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平均每年接待近900万人次游客,却在众目睽睽下被劫匪轻松得手,让人震惊。

虽然博物馆方面称报警系统当时“正常运作”,但现场并未及时阻止劫匪,引发外界广泛质疑。

而且今年9月中旬,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刚刚失窃一批价值60万欧元的金块。尚不清楚两起案件中有何联系。

法国媒体呼吁:博物馆必须升级防护系统,避免文化瑰宝再次流失。

无论结果如何,这9件珠宝已成为法国乃至人类艺术史上被迫铭记的遗失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