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厕的马桶有多脏?到底能不能直接坐?

终于有人问了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

走进公共厕所时会犹豫几秒,心里想着 “这地方干净吗” ?

即便地板和马桶看起来很整洁,也免不了怀疑:

这里究竟藏着多少细菌?

今天就来谈论一下这个让很多人,尤其是华人心存芥蒂的话题:

公共厕所的马桶到底用得用不得?

Bond大学与Murdoch大学分子生物学副教授Lotti Tajouri形容:

公共厕所的确是一锅 “微生物大杂烩”。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马桶圈并不是最脏的地方。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使用公共厕所的风险并不高。

但要想远离细菌,也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

比如——别掏手机、别悬空蹲。

Tajouri说:

厕所里常见的微生物包括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

以及可能引发胃肠炎的病毒,如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此外,皮肤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能存在,甚至还有寄生虫卵。

而马桶边缘或水槽下常形成的 “生物膜” ,更是细菌的温床。

许多人以为马桶圈最脏,但研究发现:

门把手、水龙头、冲水钮等地方的细菌更多。

因为这些位置常被没洗手的人触碰。

Tajouri说:

烘手机也可能成为 “扩散器” ,若手没洗干净,就会把细菌吹得到处都是。

而且即便洗了手,洗手池的水若被污染,也可能带来风险。

他还特别提醒:

冲水时不盖马桶盖子,细菌和病毒会随水花喷射,飞溅半径可达两米。

堪培拉大学 “健康环境与生活国家研究网络” 负责人Sotiris Vardoulakis指出:

公共厕所中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粪—口传播” ,

也就是有人如厕后没洗手干净,再通过接触传播。

他的研究显示:

开盖冲水、手部清洁不彻底、清洁频率低、排水不畅或垃圾桶未覆盖,

都会造成大面积的细菌污染。

不过,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公共厕所中会通过空气传播呼吸道疾病,包括新冠病毒。

另外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的——别在厕所玩手机!

Tajouri称:

手机是 “细菌的特洛伊木马”。

他对26部手机进行检测,发现:

平均每部上面有超过1.1万个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而他在调查中发现:

80%的人曾在公共厕所使用手机。

甚至在医疗机构里,也有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承认有同样习惯。

Tajouri说:

如果手机脏了,你洗多少次手都没用。

手刚洗干净又被污染。

手机就是把厕所细菌带到社区的完美载体。

那在实际使用中,要如何降低风险呢?

Vardoulakis建议:

尽量选择干净、维护良好的公共厕所。

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染风险非常低。

Tajouri也提醒:

可以通过气味、地面卫生等来判断清洁程度。

如果又臭又湿,还有溅水痕迹,那我绝不会进去。

有的商场会在门后贴上清洁记录表,但他指出:

在两次清洁间隔中,可能已经有上百人使用过。

他建议使用一次性马桶垫纸或厕纸垫底,

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消毒湿巾擦拭马桶圈、门把手和水龙头。

他还特别提醒:

千万别悬空蹲,否则反而会让液体飞溅更严重。

最后,务必认真洗手,尽量用纸巾擦干(或自备纸巾),

少用烘手机,并携带免洗洗手液。

Tajouri补充说:

这些建议对健康人来说已足够,

但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更要格外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