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这事,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摘要小记

01 维州或将“乞讨合法化”

据Herald Sun报道,维州最近正在考虑取消“乞讨罪”,让乞讨合法化。

02 IKEA利润暴跌三成

全球最大家具巨头IKEA近日公布年度财报,利润出现近十年来最大跌幅。

03 超市热卖蔬菜被紧急召回

澳洲食品监管机构发出全澳紧急警告,一款在Coles、Woolworths和IGA等超市销售的苜蓿芽(Alfalfa Sprouts)产品疑似受沙门氏菌污染,目前已有至少44人感染。卫生部门已要求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将相关产品丢弃。

04 NSW宣布新塑料禁令

继禁止一次性吸管、塑料袋、餐具之后,新州(NSW)再度出手,塑料面包夹、披萨支撑架等“难回收塑料”将陆续消失在货架上。

1

维州或将“乞讨合法化”

维州最近正在考虑取消“乞讨罪”,引发澳媒评论员直呼“荒谬至极”。评论指出,墨尔本市中心如今正饱受治安问题、示威骚乱和远程办公潮困扰,而维州竟还在考虑让乞讨合法化——这简直是火上浇油。作者James Campbell讽刺道:“还有什么蠢事是干不出来的?醉酒都已经被去罪化,现在连乞讨也要合法?”

在他看来,三十年前的墨尔本街头几乎看不到向陌生人讨钱的人。那时向路人要钱在澳洲是极其罕见的行为,而如今“职业乞讨者”的出现,正是最令人不快的一幕。Campbell认为,问题不在于澳洲人变得冷酷无情,而是过去的人更理性——因为“只要你容忍乞讨,就会制造出以此为生的人”。他援引警方的行动举例称,墨尔本警方每年都会开展Operation Brightside整治乞讨问题。去年,有9人在CBD因乞讨被传唤起诉,但奇怪的是,他们全都有自己的住所,也就是说,不少“街头乞丐”其实每天坐火车从郊区通勤进城,专门来CBD“营业”。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推动乞讨去罪化的理由竟来自一宗悲剧调查。五年前,27岁的Jessica Geddes在Endeavour Hills被男友殴打致死。调查显示,她曾多次被男友强迫在便利店门口乞讨,警方因此多次接到报警。验尸官在报告中批评警方“没有深入了解她被迫乞讨背后的原因”,并质疑乞讨罪本身的存在。然而,Campbell指出,若乞讨不再是违法行为,警方当初恐怕根本无从介入,更难以阻止类似悲剧。

其实早在2017年,此议案也有提出。他警告称,乞讨去罪化不仅无法防止受害者悲剧重演,反而可能助长暴力者胁迫他人上街行乞,还会让这种行为被社会“正常化”。“这是一种不该被鼓励的行为,却可能变成理所当然。”Campbell最后写道。

2

IKEA利润暴跌三成

全球最大家具巨头IKEA近日公布年度财报,利润出现近十年来最大跌幅。受进口关税、供应链成本飙升及主动降价影响,公司2024-25财年税后利润暴跌32%,仅为15亿欧元(约26.7亿澳元)。首席财务官 Henrik Elm 表示:“为了让顾客享受更低价格,我们连续两年共投入20至30亿欧元,将商品平均价格下调10%。”

IKEA过去因疫情提价,如今却反向操作,希望以“以量补价”方式重振销量。数据显示,虽然全年销售额微降1%,但销售量增长2.6%,门店访客增加近2%。然而,价格下降叠加运输、原材料及关税成本上升,令IKEA整体运营利润下滑26%,仅剩17亿欧元。

目前,北美市场占IKEA总销售额约10%,关税影响尤为明显。IKEA同时增加库存以保障供应,并对未来保持“谨慎乐观”。Elm称:“我们处于相对稳健的位置,有能力把握长期利好。”

多数普通家庭已开始勒紧裤腰带。对于IKEA而言,这种消费环境无疑雪上加霜。

3

超市热卖蔬菜被紧急召回

澳洲食品监管机构发出全澳紧急警告,一款在Coles、Woolworths和IGA等超市销售的苜蓿芽(Alfalfa Sprouts)产品疑似受沙门氏菌污染,目前已有至少44人感染。卫生部门已要求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将相关产品丢弃。

被点名的产品为Aussie Sprouts品牌的Alfalfa Sprouts 125克装,可能含有微生物污染物,食用后会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受影响批次在澳洲多个州销售,包括新州、昆州、维州、南澳、北领地及首都领地。其保质期至2025年11月20日。此外,旗下多款同系列产品也被列入召回名单,包括:Hugo’s Alfalfa Onion & Garlic Sprouts、Hugo’s Alfalfa Radish Sprouts、Hugo’s Salad Sprouts、Hugo’s Alfalfa Broccoli Sprouts等。

据悉,目前全澳已有44人感染这种“罕见沙门氏菌株”,其中18例来自新州。感染症状通常在接触细菌后6至72小时出现,包括发烧、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多数人一周内可康复,但婴幼儿、老人及免疫力较弱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或住院治疗。

卫生官员提醒消费者检查冰箱,如发现上述批次苜蓿芽产品应立即丢弃。NSW卫生厅发言人表示:“请务必不要再食用受影响产品,以免感染。”若出现疑似症状,可联系全科医生或拨打健康咨询热线Healthdirect(1800 022 222)获取帮助。

4

NSW宣布新塑料禁令

继禁止一次性吸管、塑料袋、餐具之后,新州(NSW)再度出手,塑料面包夹、披萨支撑架等“难回收塑料”将陆续消失在货架上。这是NSW Plastics Plan的新阶段,目标是进一步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让微塑料不再“入口”。

环保厅长Penny Sharpe表示,塑料污染正在以惊人速度威胁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她指出:“微塑料已经进入我们的身体、海洋与野生动物体内——它无处不在。这项计划将让新州离无塑社会更进一步。”据悉,仅去年,新州就产生了超过93.5万吨塑料垃圾,而回收率不足16%,大部分最终流入填埋场与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新一轮禁令将从2026年起分阶段实施,直至2030年全面落实。其中包括:2027年底起禁止使用塑料面包夹、披萨支撑架;同年起所有带手柄的塑料袋将被全面禁用,即使加厚也不例外;塑料雨伞套、不可降解的水果蔬菜贴纸、小型酱料“鱼瓶”和一次性调料盒也将被逐步淘汰。此外,新洲还将引入“塑料化学物质红绿名单制度”,首次在全澳范围内区分安全与禁用成分,为生产制造提供更环保的方向。

新洲还计划在公共建筑中推广可重复使用杯具计划,预计2028年扩展至外卖行业,并在2030年对大型食品企业强制执行。新州议员Jason Yat-Sen Li表示,这项计划为餐饮业提供了“清晰又实用”的转型路线:“无论是寿司店、面包房还是面馆,大家都能成为绿色转型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