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沙投资论坛上,特斯拉与 SpaceX 创办人埃隆·马斯克提出了一项引发广泛讨论的预测。
他表示,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继续以当前速度发展,人类社会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将迎来一次重大转型。他认为,人类不再需要为了维持生活而工作,工作会变成一种兴趣,就像有人喜欢自己在院子里种菜,但这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享受过程。
马斯克解释说,随着自动化能力的升级,生产和服务将主要由机器完成,而人类的角色将发生根本变化。
人们仍然可以选择去工作,但这将类似于参加运动或玩电子游戏,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经济需求。
他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是“让所有人变得富裕”的唯一途径。尽管能源等资源仍会有物理限制,但他预测,当技术成熟时,货币的意义将逐渐淡化,人类不必再依靠收入来维持舒适生活。
马斯克多年来一直推动特斯拉的“Optimus 人形机器人”,他相信未来大部分家庭都会拥有这样的设备,从而彻底改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并最终减少贫困。
然而,经济学家普遍对他的时间表持怀疑态度。
此外,社会制度、法律和伦理框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如此剧烈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马斯克谈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他旗下的 AI 聊天机器人 Grok 在法国引发争议。法国政府正在调查其生成的部分法文回答,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奥斯威辛集中营毒气室用途,并使用了常见于否认纳粹大屠杀的论述方式。
在法国,这种言论被视为刑事犯罪,因此相关内容已被纳入巴黎检方正在进行的网络犯罪调查。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人类摆脱对劳动收入的依赖,让社会进入一个“富足时代”。但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状态、硬件成本、监管环境以及伦理争议来看,这样的愿景仍面临重重现实考验。尤其是 Grok 在法国触发调查所暴露出的风险,也提醒人们,人工智能距离完全可靠还有不小差距。
马斯克描绘的未来世界充满想象力:人人不再为生计奔波,机器人承担琐碎劳动,人类将时间投入到兴趣、创意和自我实现中。但这样的状态是否真能在十到二十年内出现?社会能否承受如此剧烈的变革?人们又是否真的期待一个“工作可有可无”的未来?
你所期待的未来,是马斯克说的那种生活吗?还是另有担忧与不同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心中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