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在澳留学生直呼活不起,中国学生焦虑到失眠:没工作只能吃泡面

太难了...

近日,一份最新报告揭示了令人心碎的数据:澳洲生活成本危机已严重到让20%的家庭不得不减少餐食,甚至连续数日无饭可开。

而这场风暴中,留学生群体正承受着尤为沉重的压力。

若要说哪届留学生堪称“被时代选中的倒霉蛋”,非当下这届莫属。以往的留学挑战尚属“单点突破”——申请难、雅思难、找工作难;而如今的困境却是四面楚歌:刚在一个问题上喘口气,立即又有新的难题迎面重击。

当前澳洲通胀的写照是:涨价从不打招呼,物价从不往回走。去趟超市随便买点蔬果,四五十澳元瞬间蒸发,连最平价的面包涨幅都令人想找它“谈心”。

生活成本的压力,迫使留学生每天睁眼就进入“生存模式”。

SkyNews.com.au对澳大利亚统计局通胀数据的分析显示,截至7月1日的36个月内,许多家居用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仅去年一年,鸡蛋价格就上涨了41%,其中优质鸡蛋价格更是飙升了19.1%;

保险费上涨超过35%,租金上涨19.68%,天然气和家用燃料价格上涨近30%;

与此同时,近年来,牛奶(上涨17.88%)、面包(上涨19.87%)和水果(上涨18.37%)等一系列家庭必需品价格均大幅上涨;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总体上涨了14.43%,略高于过去三年消费者价格指数12.37%的涨幅……

三年间澳洲的物价变化情况

图源:澳大利亚统计局

对于这些不断上涨的物价,在澳的同学们应该深有感触……

初抵澳大利亚求学时,Alipriya Biswas一度拮据到连续一年仅靠米饭和罐头金枪鱼度日。

这位21岁的新闻专业学生从印度迁至墨尔本时,举目无亲,连第一晚就寝时都无力购置床单。

她说:“在澳洲,每周200澳元根本不够生活,但那就是我全部的预算。”

如今在墨尔本大学已求学4年的Biswas表示,澳洲对留学生的认知“存在很大误解”。

“很多人以为我们来自富裕家庭,有无限的资金,一下飞机就能安排好一切,但事实并非如此。”

Alipriya指出,由于缺乏人脉推荐,她始终难以顺利获得工作机会。

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多位留学生叙述了他们在生活成本危机中的挣扎。研究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生存状况的学者指出,大量留学生实际上长期处于极不稳定的经济与生活困境中。

研究澳洲留学生生活压力的学者称,许多人的财务和居住状况都十分不稳定。

UTS悉尼科技大学的Alan Morris表示:“许多留学生都很痛苦,他们不仅要应付学业,还要努力维持生计,这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焦虑。”

他于2020年共同撰写的报告发现,每5名学生中就有一人因缺钱而不吃饭。现在他预计,面临经济困难的留学生数量已进一步增加。

“对部分学生来说,从留学第一天开始就面临艰苦挣扎。”

根据澳大利亚签证规定,留学生需预先证明拥有30,000澳元生活保证金,且求学期间每两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这一限制虽旨在保障学业,却使许多人的生存处境雪上加霜。

Morris表示,在许多情况下,留学生的家庭会支付学费,但期望他们自己负担生活开支。

根据2020年有关留学生的报告,约36%主要依靠有偿工作作为收入来源,而在低收入国家的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78%。

“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尤其脆弱,因为他们不一定能再向父母要钱。”

还有一些能获得家庭帮助的学生也不愿再开口。

一位在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坦言,澳大利亚的餐饮价格令她震惊。"在国内我们习惯经常外出就餐,但在这里这简直是奢侈。"

在找到工作前,她不得不连续数月依靠泡面和快餐度日。

即便按规定每两周工作48小时,她仍感到学业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令人窒息:"学业本身已很繁重,那段时间我长期失眠,时刻被各种焦虑笼罩。"

有网友表示,在澳洲根本吃不起中餐,在外久了很想念家乡的味道,所以从国内带来的食品即使过期了,也是宝贝。

图源:微博

专注侨民研究的ANU研究员Queenie Kwan Yee Siu补充道,即便找到工作,收入也未必能覆盖基本生活开销。

莫里斯教授进一步指出,过度打工正在侵蚀学业质量:"有些学生同时从事两三份工作,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为了生存,他们往往不得不将学业放在次要位置。"

国际教育协会澳洲分会首席执行官Phil Honeywood警告,单纯增加工作时间无异于饮鸩止渴:"若放任留学生无限时工作,最终牺牲的将是他们的学术成就与教育价值。"

对来自越南、现年21岁的IT学生My Huynh Ngoc Giang而言,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初衷是出于舒适和机遇。

但当她最终决定前往墨尔本时,却被当地高企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打了个措手不及。

“租房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找到地方住,没有租房记录的留学生几乎没有机会。”

起初,她住在学生宿舍,周租金500澳元,但她说那是“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伸开双手就能摸到两边的墙,连军营都比这宽敞。”

几个月后,她找到了一处更便宜的合租房,但也因此要面对通勤时间长、以及晚上下课回家时的问题。

莫里斯教授指出,后疫情时期澳大利亚持续攀升的住房成本使留学生经济状况更加脆弱。

他建议借鉴加拿大等国的创新方案:"例如跨代共居模式——学生通过协助长者处理日常事务换取优惠租金,既缓解经济压力,又缓解长者孤独,形成双赢局面。"

Ramia教授进一步提出,让留学生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交通优惠及医疗福利,也将有效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亟需构建更创新的支持体系,而非放任留学生在生存与学业的夹缝中独自挣扎。

专家指出,学生在决定赴澳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生活成本,澳大利亚政府官网也提供了在线预算计算工具。(网址:https://costofliving.studyaustralia.gov.au/)

以麦考瑞大学所在的悉尼为例,我们利用这一计算器简单算了一下,在生活条件适中偏节俭的情况下,不算学费,每年仅基础生活成本就超过4.2万澳币,约等于是20万人民币。

稍微有点额外花费,这个数字就更打不住了。

尽管生活成本高企,研究表明澳大利亚仍是极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去年留学生注册人数突破百万大关。"

我们是少数允许留学生配偶全职工作的国家之一,"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Phil Honeywood指出,"毕业后还可获得两至三年全职工作签证,这为毕业生偿还贷款、积累职业经验提供了宝贵窗口。"

澳国立大学研究员Siu表示,许多学生也借生活成本危机的经历,学会了节省开支的新技能,如学做饭、开车等。

对My Huynh而言,适应澳洲生活意味着在每个细节中学会节省。“深夜超市的打折也很有用。你只要主动一点,多尝试以前没想过的办法,就能找到生存之道。”

"在这里,你必须要勇于尝试那些从未想过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生活贵、房难租、学签难批、485卡年龄、移民无望、回国内卷、就业困难。

这一届的留学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你身边有留学生面临类似困境吗?对于缓解留学生生活压力,你有哪些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