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CEO Sam Altman 罕见地在邮件中承认:「谷歌最近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用了一个语气有点重的词来形容当前形势:「rough vibes」(艰难时刻)。
估计我们要经历一段艰难时刻了。the vibes out there to be rough for a bit.
这应该是 ChatGPT 爆红两年来,Sam Altman 第一次如此直白地承认竞争对手的领先。
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OpenAI 还在以 5000 亿美元的估值、1 万亿美元的 IPO 目标、ChatGPT 的 8 亿周活用户傲视群雄。
一个月后的现在,Sam Altman 的措辞变成了:「我们正在快速追赶。」
01|谷歌到底做了什么?
11 月 18 日,谷歌发布了 Gemini 3 Pro。
在几乎所有的基准测试中,这个模型都碾压了 OpenAI 的 GPT 5.1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Sonnet 4.5。
更是直接在 LMArena、WebDev Arena、LiveBench 多个大模型排行榜同时登顶。
网友一致好评:「谷歌这是降维打击。」
甚至,就连马斯克都在 X 上给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发了个「Congrats」(祝贺)。
Sam Altman 也公开发帖:「恭喜谷歌推出 Gemini 3!看起来很棒。」
但不难看出,这句恭喜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02|OpenAI 遇到了什么麻烦?
内部信里,Sam Altman 特别提到了一个技术细节:「预训练」。
这是训练大模型关键的一步。
就像教小孩认字,你得先让他接触大量文字,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OpenAI 在这个环节卡住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训练 GPT-5 时,OpenAI 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小模型上有效的优化方法,一旦应用到大模型上就失效了。
一位前 OpenAI 研究员私下说:「我们太专注于推理模型这条路了,忽视了基础能力的提升。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个战略失误。」
为了应对这个困境,OpenAI 正在开发一个代号为「Shallotpeat」的新模型。
Shallot,青葱;Peat,泥炭。
青葱在泥炭土里长不好,隐喻 OpenAI 要在困难的训练环境中寻找突破。
而谷歌恰恰在此时实现了突破。
03|不只谷歌,还有 Anthropic
如果说谷歌的超越让 OpenAI 感到压力,那么 Anthropic 的崛起简直是雪上加霜。
这家由 OpenAI 前核心团队创立的公司,今年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Anthropic 的年化收入已经达到 70 亿美元,今年以来增长了 6 倍。
更要命的是,在某些领域,Anthropic 甚至比 OpenAI 更强。
比如编程。
几乎所有主流 AI 编程工具,如 Cursor、GitHub Copilot,都默认使用 Claude 模型。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 在推出三个月内使用量增长 10 倍,贡献超过 5 亿美元的收入。
一位硅谷投资人评价:「如果说 OpenAI 是 AI 界的苹果,那 Anthropic 就是专注企业端的微软。他们不需要 8 亿用户,只要服务好那 30 万家企业客户就够了。」

而就在上周,Anthropic 刚拿到英伟达和微软的 150 亿美元投资,最新估值达到 3500 亿美元,几乎翻倍。
Claude 也成为了唯一同时覆盖 AWS、谷歌云、微软 Azure 三大云平台的 AI 模型。
04|Sam Altman 的「超级智能」赌注
面对这样的局面,Sam Altman 在内部信中给出了他的应对之策:聚焦「超级智能」。
他说:「让大部分研究团队专注于真正实现超级智能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超级智能指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AI。
这不是写写代码、回答问题,而是能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解决人类未解难题的存在。
Sam Altman 承认,这意味着 OpenAI 可能会「在当前竞争格局下暂时落后」。
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我们不得不同时做这么多困难的事情:最好的研究实验室、最好的 AI 基础设施公司、最好的 AI 产品公司。这很难,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而且说实话,我不愿意跟任何公司交换位置。」
既有无奈,也有决心。
结语
在内部信最后,Sam Altman 说:「别因为这封信感到沮丧。我们其实做得很好,而且会继续好下去。」
听起来在鼓舞士气,但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王者。
诺基亚手机市场份额曾超 40%,雅虎曾是互联网代名词,它们都觉得自己的位置无人能撼动。
OpenAI 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但「rough vibes」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