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7800万只野山羊泛滥成灾,白送都没人要,难道真是因为不好吃?

之前我跟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就跟我抱怨,说他们那里有些动物多得有点过分了。

我还以为他又在说兔子和袋鼠,结果他跟我说,你都不知道,现在我们那里野地里全是野山羊,有时候在乡下开车,突然就能看见一大群。

我问他,山羊?那不是挺好的吗?羊肉可以吃,羊毛也能用。

结果他就说我想得太简单了,那种羊根本就没人要。

我朋友说的那个野山羊,跟我们平常想的家里养的那种不太一样。

它们的体型不小,毛的颜色很杂,黑的、白的、棕的都有。

头上的角又长又弯,一看就很野。

它们的生存能力特别强,不管是在很干旱的沙漠,还是在山里,都能活得很好。

说起来,这些山羊的祖先也不是澳大利亚本地的。

最早是在1788年,欧洲来的船队把第一批山羊带到了澳大利亚,那时候是带去当食物的。

后来到了1860年又有人从亚洲引进了安哥拉山羊和绒山羊,想搞羊毛产业。

但是到了1920年,这个产业不行了,好多山羊就直接被扔到野外,让它们自己活下去了。

谁也没想到,这些山羊生命力那么强,一代一代生下来,就成了今天澳大利亚到处都是的野山羊。

要说这些野山羊多到了什么地步,我查到的数字是真的吓了我一跳。

就在前几年,因为天气特别干旱,它们的数量降到了大概6400万只。

结果没过几年,到了2023年,数量又涨回了7800多万头。

有专家计算过,要是不去管它们,野山羊的数量每年能增加1.6倍。

所以澳大利亚政府定了个目标,每年最少要处理掉35%的野山羊才行。

这些野山羊给当地带来的麻烦确实不小。

它们吃东西一点也不挑,看见什么植物都啃,把好多本地的植物都给吃完了,土地也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地上一没植物,风一吹,大雨一冲,土就都被冲走了。

有人算过,每年因为野山羊造成的损失差不多有二十五万美元。

它们还可能带了一些病,而且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又要花八万美元。

政府每年还得另外花十万美元,专门想办法管住它们。

那既然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让大家去吃呢?

最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不好吃。

因为那些羊的活动量特别大,天天在野外跑,所以身上长的都是瘦肉,再加上没什么油,吃起来的口感就又老又硬了。

而且它们在野外吃的草和树叶种类很多,所以肉的膻味比我们平常吃的养殖山羊重很多。

澳大利亚人吃羊肉的方法很简单,一般就是烤一烤或者煎一煎,这种野山羊肉根本不适合这么做。

就算要做也要放很多调料,还有就是炖很长时间才行。

对他们来说花那么多时间去抓一头野山羊,还不如直接去超市买切好的羊排来得方便。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做生意的方面来看很不划算。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肉出口国之一,但他们出口的主要是专门养来吃肉的山羊,比如布尔山羊,那种羊肉质好,养殖的数量很大,产量也很也稳定。

野山羊抓起来很麻烦,再加上肉又不好,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卖不上价钱。

那政府就不管吗?也管,但是管起来很麻烦。

他们也试过出钱让人去打猎,但猎人打的那几只跟那么多总数比起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然后他们后面用了一个办法,叫犹大山羊。

就是抓住一只野山羊,给它脖子上戴一个能发信号的项圈,然后再把它放回羊群。

因为山羊喜欢待在一起,这只戴了项圈的山羊肯定会跑回去找它的同伴。

等它回去了,工作人员就能通过信号,坐着直升机一下子找到整个羊群的位置,然后就能进行大规模的处理。

这个办法确实比到处乱找要好用得多了。

多但是后来有研究发现,如果真把一个地方的野山羊全都弄没了,有些一年生的杂草反而会长得特别快,而这些草又特别容易着火。

也就是说这些野山羊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帮忙除草,而且还不用花钱,也能帮忙减少火灾的风险。

这样一来,到底是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还是留下一部分,就成了一个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问题。

而且法律上也有规定。

就算你抓到了野山羊,也不能随便卖给别人或者送给别人,更不能把它放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想靠人帮忙消化掉一些野山羊,这条路根本不行。

还有就是澳大利亚的野山羊多得管不了,真不是一句为什么不吃就能说清楚的。

当初是人为了自己的需要把它们带过去的,后来又因为用不到了就随手扔掉,结果现在,大自然又把这个难题交还给了人类自己。

你觉得面对这个自己亲手制造的麻烦,人类应该怎么做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