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本多个机场最近都挤满了回国的中国人,在日中国人也感受到中客变少,中国赴日航班取消率也在27日达到21.6%的高峰。报道称,这些回国的中国同胞,有的原计划就是近期回国,但也有人选择提前结束在日行程安排,提前回国,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排队登机,机场看来,目前中日往返航班办理依旧非常繁忙。

“家里人也在催,比较担心安全”,一名从东京飞返中国福建的游客表示,自己是从成田机场飞回国,搭乘的班机是满座状况,有认识的朋友因为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改变旅游行程,提前回国。
另外,一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表示,她也关注到近期多趟中日航班取消的消息,部分机票价格开始上涨,“原来1200元飞上海,现在涨到近4000元还一票难求。”所以现在自己也很担心机票会比较难买。

依据航班管家DAST的监测数据显示,未来一周赴日计划航班取消率11月27日达到21.6%,为1个月以来最高值。取消率靠前的航线有天津滨海-关西国际(65.0%)、南京禄口-关西国际(59.4%)、广州白云-关西国际(31.3%)、上海浦东-关西国际(30.1%)。

中国网友面对这样的声音也吐槽:“航班都取消了,返程就剩下几个航班,不人挤人怎么可能?”、“说明去旅游的人还是多?”、“我朋友圈的,好几个还在日本游玩呢”、“不是人多,是航班骤减”。也有网友认为,“应该都是旅游或者短期工作学习的回来的多,真正在那边常年生活的还是正常生活”。

原本有消息称中国航空公司减班情况仅及于今年底,但《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已要求将削减航班措施持续至2026年3月,涵盖了春节出游高峰期,消息虽在中美日三方通话前下达,但已释放“长期对峙”信号。
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进一步指出,航空公司收到的指示是“目前先这样调整”,可能意味着后续仍可能视外交情势改变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各航空公司拥有自行决定砍哪条航线、砍多少班次的弹性,3月底正是全球航空业冬春航季转夏秋航季的时点。
客流下滑的冲击正快速向日本地方扩散。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估算,若中国旅游提醒持续一年,日本旅游收入将减少1.79万亿日元(约115亿美元),GDP或被拖低0.29%。中国市场机构China Trading Desk更为悲观:10月以来剩余航班已降两成,年底或腰斩;2024年末日本将先失12亿美元,若抵制维持到2026年,累计损失恐达90亿美元。
高市早苗的家乡奈良率先感到“寒意”。当地人直呼“鹿没人喂了”,并要求其收回不当言论,但高市坚称“只是诚实作答”,为事件缓和增添不确定性。可以预期,在言论与反制相互拉扯的当下,中日航线恢复繁忙尚需时日,而机场里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国旅客,仍会在为数不多的登机口前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