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拍摄于上海地铁车厢内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大量讨论。视频中几名外籍乘客坐在列车座位上,拿着热腾腾的馅饼当场食用,每人身边还放着行李箱。
拍摄者形容,“满车厢都是咖喱味”,画面瞬间在社交平台掀起热议。

视频拍摄者并未说明事发具体时间、班次和地点,但有网友通过车窗后露出的半个站名推测,事情可能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附近的“凌空路”站一带。
由于外国旅客携带行李、在机场地铁线上出现,看来这样的推测也挺合理。
然而,即便如此,不少上海市民第一反应仍是:“地铁不是一直禁止饮食吗?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制止?”

11月26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上海地铁客服,对方表示:地铁车厢内一律禁止进食,尤其是带气味的食物,如发现类似情况,可求助车站工作人员或拨打客服热线。并表示视频已被受理,将上报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
不过地铁方面也坦言,目前车厢内并没有配备专职巡视人员,因此类似违规行为更多依赖乘客反映与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处理。


对于视频中的地点、时间和是否属实,地铁部门表示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虽然视频中并未公开涉事乘客的身份,但在评论区里,“印度裔”“咖喱味”“公共卫生习惯”成为不少华人网友的集中焦点,也引发了网络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近期第一次因“印度乘客在地铁吃东西”而引发讨论。
就在上个月,10月27日,深圳地铁上也曾被拍到一名印度籍妈妈带着孩子在车厢里吃手抓饭,引发热搜争议。

当时深圳地铁回应称,会加强管理、巡逻员当时确实“没有看到”。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舆论,反而有不少网友认为“是否存在区别对待”“是否监管不到位”,讨论度持续发酵。

如今同类事件再次出现在上海,公众情绪明显更敏感。许多网友表示,从深圳到上海,两次都涉及印度乘客,两次都发生在地铁,两次都突破了公共空间的基本规则,这才是真正引爆舆论的原因。
在高度封闭的地铁车厢里吃味道浓重的食物,无论是谁,都会让人反感。但连续两次热点事件摆在眼前,让不少网友担心:是否部分外来旅客并不了解中国城市地铁的规则?监管是否真的落实到位?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也是移民城市,人们愿意包容多元文化,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但公众同样希望看到,无论来自哪里,只要进入公共空间,就必须遵守同一套规则。
毕竟,城市文明不是喊口号,而是每个人在公共场所的最基本行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