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楼市再度升温,监管层的动作引发市场震动。
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约翰·朗斯代尔(John Lonsdale)罕见公开“敲打”房贷市场,让原本已经紧绷的房地产行业再度成为焦点。

监管突然发声:为何瞄准投资客?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局(APRA)近期宣布,从明年起将限制高风险房贷发放。
表面上力度不算猛烈,但业内人士解读为“一记警告”。

市场数据显示,投资者贷款已占新增贷款的四成以上,增速惊人。
有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风险胃口明显提高。
监管层担心,一旦经济转弱,风险可能从局部失控。

事实上,APRA在2014年也采取过类似措施。
当时收效有限,但三年后点名投资者,结果房价明显降温。
如今再次出手,被视为对房地产长期风险的又一次提醒。

半世纪的积累:楼市泡沫不是一天形成的
澳大利亚的房地产价格高企,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
过去几十年,政府不断推出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将大量家庭储蓄导向房地产。

与此同时,移民增长、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进一步推升房价。
楼价飙升带来财富数字的膨胀,但另一面却是3.3万亿澳元的家庭债务。
澳国家家庭债务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也成为央行降息时的顾虑之一。

争议四起:改革为何寸步难行?
房价不断上涨,使得代际差距逐渐扩大。
外界担忧,未来只有出生在有房家庭的年轻人才有机会进入房产市场。
改革呼声不断,但真正触动利益的政策往往备受压力。

例如,比尔·肖顿(Bill Shorten)在2019年的竞选中提出削减投资者税收优惠,结果遭遇巨大阻力。
此后,没有政党愿意再碰这一敏感议题。
与此同时,各类购房补贴、动用养老金作首付等提议层出不穷。
然而,这些措施往往进一步推升房价,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银行的算盘:利润与风险的平衡术
房贷业务是澳大利亚银行利润的核心来源。
以联邦银行为例,其房贷规模已超过6000亿澳元。

只要楼市繁荣,银行收益就会源源不断。
尽管如此,监管层担心的是长周期隐患。
虽然目前违约率仅在1.1%左右,且随着降息出现改善趋势,但未来劳动力市场若转弱,风险或将重新积聚。

楼市拐点还是又一轮升温?
房价在过去五年上涨近五成,创下历史新高。
种种迹象显示,澳洲楼市并未真正降温。监管层此次出手,可能是为市场加一层“安全带”。
至于成效如何,还要看投资者是否会收敛、银行是否会放慢节奏,以及未来经济走势是否稳健。
